作為一個對食物懷抱熱情,尤其著迷於各種抹醬魔力的人,這次要跟你分享的是我私心超愛的奶酥醬做法。這東西,抹吐司、拌優格、甚至空口吃(我承認我幹過),那股濃郁的奶香和微酥口感,真的會讓人上癮。市面上當然買得到,但老實說,要不甜得要命,要不奶香不足,重點是價格也不可愛。自己動手做,材料透明、甜度自由,那份成就感更是無價!我失敗過好幾次(比如做出油水分離的悲劇,或是烤過頭焦掉…),才摸索出這份我覺得很OK的配方和流程,今天就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,保證詳細到不行!
目錄
一、 奶酥醬的靈魂所在:食材篇
做出一罐完美的奶酥醬,食材絕對是基礎!差一點,味道就差很多。我買材料的原則是:室溫奶油和新鮮奶粉是關鍵中的關鍵!別省,真的。
- 主角們:
- 無鹽奶油 (黃油): 這就是奶酥醬香濃、滑順口感的核心!必須用室溫軟化的!從冰箱拿出來至少放1小時。我習慣用紐西蘭或法國的發酵奶油(Échiré或President都不錯),奶香更醇厚,風味更有層次。分量很重要:大約 200克 (差不多一條標準包裝的量)。記住,奶油品質直接影響成品,別貪便宜買味道淡的。
- 奶粉: 這是賦予奶酥醬特有“酥感”和濃郁奶味的來源。一定要用“全脂”奶粉!脫脂的做出來味道很空虛。牌子我試過幾種,克寧全脂奶粉表現很穩定,奶香夠。大約需要 100克。你問為什麼不用鮮奶?因為水份太多,會影響質地和儲存性,做出來會不夠酥。
- 糖粉: 提供甜度和幫助質地滑順。糖粉比細砂糖好,因為它夠細,容易和奶油融合,不會吃起來有顆粒感。甜度可以調整,我通常放 70-90克 (喜歡甜一點就90,平常就80)。如果你有減糖需求,可以降到60克試試看,但太少可能影響質地。
- 最佳綠葉配角:
- 鹽: 一小撮,真的就一小撮,大約 1/4 茶匙。別小看它!它能完美平衡甜膩感,把奶香更清晰地引出來,讓整體風味更立體。這就是所謂“畫龍點睛”的效果。
- 風味變奏曲 (可選,但超推薦):
- 香草精: 純天然的香草精(不是香草香料哦!),加個 1茶匙,能增添溫暖的背景香氣,讓奶酥醬的風味更高階。我用的是馬達加斯加波本香草精。
- 椰奶粉/椰漿粉: 如果你愛南洋風,試著把一部分奶粉換成椰奶粉(大約 10-20克 取代奶粉),或者直接加 5-10克 椰漿粉,立馬變身熱帶風情椰香奶酥醬!超搭水果吐司。

必備食材核心清單 (基礎版)
食材 | 分量 | 關鍵要點 & 我的小建議 | 狀態要求 |
---|---|---|---|
無鹽奶油 | 200克 | 靈魂角色! 選高品質發酵奶油 (Échiré, President)。絕對影響香濃度! | 室溫軟化 |
全脂奶粉 | 100克 | “酥感”來源! 務必全脂 (推薦克寧)。脫脂風味單薄。 | 乾燥粉末 |
糖粉 | 70-90克 | 提供甜度+滑順質地。比細砂糖好融合。可依口味增減 (最低建議60克保質地)。 | 乾燥粉末 |
鹽 | 1/4茶匙 | 平衡關鍵! 千萬別省略,提奶香、解甜膩。 | – |
風味升級選項表 (讓你的奶酥醬更有特色)
風味方向 | 新增食材 | 建議分量 | 效果 & 搭配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
經典升級 | 純天然香草精 | 1茶匙 | 增添溫暖底韻,風味更高階 (推薦馬達加斯加波本)。 |
南洋風情 | 椰奶粉 | 替換奶粉10-20克 | 直接替換部分奶粉,濃郁椰香。適合搭配水果、芒果優格。 |
椰漿粉 | 5-10克 | 額外新增,椰香更奔放直接。 | |
堅果香醇 | 杏仁粉/榛果粉 | 15-25克 | 替換部分奶粉,增添深沉堅果香 (烤過更香!)。抹巧克力麵包絕配。 |
抹茶控必試 | 高品質抹茶粉 | 5-8克 (過篩) | 替換部分奶粉,先與少量奶油調勻防結塊。清新茶香,配紅豆或白吐司。 |
(看到嗎?光是食材選擇,變化就很多,這也是奶酥醬做法的迷人之處!)
二、 成敗關鍵手:詳細做法步驟
好啦!材料都備齊了,準備開工!做奶酥醬真的不難,但幾個小細節沒注意,就可能翻車。跟著我的步驟,特別是那些“重點提示”,包你成功!
前期準備:
- 奶油軟化: 這是重中之重!把200克無鹽奶油切成小塊,放在碗裡,在室溫下軟化到手指可以輕易戳入並留下清晰凹痕的程度。千萬別用微波爐強加熱融化!那樣會徹底改變質地,做不出我們要的乳霜狀。如果天氣冷,可以放烤箱開一點點燈(只開燈,不加熱)加速,或是放在裝有溫水的鍋子上方(但別碰到水!)。
- 烤箱預熱: 如果你要做需要烘烤的版本(等下會講),先預熱烤箱到 160°C (320°F)。準備一個鋪好烘焙紙的烤盤。
- 粉類過篩: 把奶粉、糖粉一起過篩到一個碗裡。特別是糖粉,容易結塊,過篩能讓成品更滑順。加入鹽,稍微攪勻。
核心步驟:奶油乳霜化 + 混合
- 打發奶油: 把軟化好的奶油放入攪拌盆(如果用手持電動打蛋器,普通的深碗就行;用桌上型攪拌機更好)。用 中低速 開始打發奶油。目標是把它打到顏色變淺、體積稍微膨鬆、呈現光滑柔軟的乳霜狀。這個過程大約需要 2-3分鐘。重點:別打過頭!看到質地變蓬鬆順滑就好,打太久會油水分離(奶油變豆腐渣狀)。萬一不小心打到油水分離怎麼辦?補救方法是加1-2湯匙份量內、已經混合好的奶粉糖粉進去,低速攪打,有時能救回來。
- 混合粉類: 將過篩好的奶粉、糖粉、鹽混合物,分 2-3次 加入打發的奶油中。每次加入後,都用 低速(甚至最低速)攪打,或是用刮刀 切拌 + 壓拌 的方式,直到粉類大致被吸收再加入下一批。千萬別高速攪拌!這樣很容易讓粉類飛濺,更重要的是過度攪拌會讓奶油溫度升高、質地變油膩,也更容易油水分離(這是最常見的失敗點!)。混合到看不見乾粉就立刻停止。

關鍵抉擇點:生奶酥 VS 烤香奶酥
混合好的糊糊,其實已經是“生奶酥醬”了,你可以直接裝罐冷藏。但我強烈推薦你多做一步:烘烤!烤過的奶酥醬,香氣會爆炸性增長,而且會形成更迷人的微微酥粒感,層次感大大提升!生吃當然安全,但風味真的差一大截。
- A. 生奶酥醬做法 (省時版):
- 直接把混合好的奶酥糊裝入乾淨、乾燥、可密封的玻璃罐中。
- 表面稍微抹平。
- 蓋緊蓋子,放入冰箱冷藏至少 2小時,讓它凝固變硬一點再享用。風味比較單一直接。
- B. 烤香奶酥醬做法 (風味升級必選!):
- 鋪盤: 將混合好的奶酥糊倒在鋪好烘焙紙的烤盤上。用刮刀或湯匙,儘量均勻地鋪開,鋪成薄薄一層 (厚度儘量一致,大約 0.5-1公分 左右)。太厚中間不容易烤透,薄一點香氣更足、酥感更明顯。
- 烘烤: 放入預熱好的 160°C (320°F) 烤箱中層。烤 15-20分鐘。重點來了!這是成敗關鍵! 烤到邊緣開始呈現淡淡的金黃色,整體香氣四溢(整個廚房都是幸福的味道!),中間可能還有點軟沒關係。千萬要注意:別烤到整體金黃甚至焦黃!那樣冷卻後會變得很硬,口感差很多。寧可稍微欠一點(因為餘溫還會繼續加熱),也不要過火。我的經驗是,18分鐘左右要開始盯著看,聞到濃郁奶香、邊緣略上色就夠了。
- 冷卻 + 捏碎: 把烤盤拿出來,放在網架上讓它完全冷卻冷卻再冷卻!一定要冷透,否則捏碎時會黏手也容易捏成團而不是酥粒。冷卻後,你會發現它變成了一塊大脆餅。這時,戴上乾淨的手套(或洗乾淨手),把這塊奶酥脆餅捏碎!你可以捏成均勻的細沙狀,也可以保留一些小顆粒,看你喜歡什麼口感。我喜歡有點小顆粒,吃起來更有感覺。捏碎的過程好解壓啊!
- 裝罐儲存: 把捏好的酥粒裝進乾淨、乾燥、可密封的玻璃罐中。蓋緊蓋子。

自制奶酥醬流程關鍵點對照表
階段 | 關鍵動作 | 重點提示 & 我的血淚教訓 | 狀態目標 | 常見失敗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奶油軟化 | 切小塊,室溫放置 | 必須軟化到位!手指輕易戳入留痕。忌微波融化!天冷放烤箱燈下或溫水鍋上 (不接觸水)。 | 極度柔軟,非液態 | 軟化不足難打發 |
打發奶油 | 中低速打發 | 打至顏色微白、體積稍膨、呈乳霜狀 (約2-3分鐘)。切忌高速或打發過度! 過度=油水分離 (豆腐渣狀)。 | 光滑乳霜狀 | 打發過度導致油水分離 |
混合粉類 | 分次加入粉類 | 低速攪打或切拌+壓拌。每次粉類吸收再加下一批。禁止高速攪拌! 易飛粉+升溫導致油水分離+質地油膩。 | 無干粉,均勻混合 | 過度攪拌破壞質地 |
(烤香版) 鋪盤 | 均勻鋪薄層 (0.5-1cm) | 厚度一致受熱均勻。太厚不易烤透香氣不足;太薄邊緣易焦。烘焙紙必備! | 薄厚均勻 | 厚薄不均影響成品 |
(烤香版) 烘烤 | 160°C 烤15-20分鐘 | 緊盯上色與香氣! 邊緣淡金黃、整體濃郁奶香即出爐 (即使中間略軟)。寧欠勿過! 過火冷卻後硬脆難入口。餘溫會繼續加熱。 | 邊緣微金黃,香氣濃烈 | 烤過頭變焦硬 |
(烤香版) 冷卻 | 置網架完全冷卻 | 必須冷透! 熱時捏會黏手成團而非酥粒。耐心等! | 徹底冷卻變硬脆塊 | 未冷透就操作 |
(烤香版) 捏碎 | 用手/手套捏碎 | 依喜好捏成細沙狀或保留小顆粒。解壓過程! | 酥鬆顆粒狀 | – |
裝罐儲存 | 裝入乾燥密封玻璃罐 | 罐子務必無水無油!密封性要好。 | 酥粒狀態 | 容器潮溼導致發黴 |
(這張表存起來吧,每次做之前看一遍,避開雷區!)
三、 儲存、享用與變化無窮的奶酥醬魔法
辛苦做好的寶貝,當然要好好儲存,慢慢享用!
- 儲存方式:
- 裝罐: 一定要用乾淨、乾燥、密封性好的玻璃罐!塑膠罐容易吸附氣味,不推薦。
- 冷藏: 無論是生奶酥還是烤香奶酥,都請放入冰箱 冷藏儲存。低溫能保持質地和防止油脂氧化變味。
- 儲存期限: 自制奶酥醬因為沒有防腐劑,冷藏大約可以儲存 2-3周。每次取用時,務必用乾淨、乾燥的湯匙挖取,避免帶入水氣或細菌,這樣才能放得久。如果聞到油耗味或發黴,請直接丟棄。
- 享用方式 (激發你的靈感): 自制奶酥醬的吃法,簡直太自由!以下是我最愛的幾種:
- 抹醬之王: 塗在烤得酥脆的吐司、貝果、瑪芬、司康上!經典中的經典。吐司稍微烤熱,塗上厚厚一層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涼奶酥醬,冰火交融的口感… 絕了!
- 優格/燕麥碗點睛: 在希臘優格或隔夜燕麥碗上,撒上一大匙烤香奶酥粒,增加奶香、甜味和酥脆口感,口感層次馬上豐富起來。
- 空口吃/舔勺: 這個… 需要我解釋嗎?罪惡但滿足!特別是烤香版的酥粒。
- 烘焙應用: 做麵包或餅乾時,裹入奶酥醬當內餡,或者撒在表面當裝飾和風味加成 (比如菠蘿麵包頂上)。
- 水果好朋友: 搭配新鮮香蕉、草莓、芒果,或者淋在烤蘋果、烤香蕉上,簡單又美味。
- 飲品升級: 撒一點在熱牛奶、熱可可或奶昔上面增香增口感。
- 風味無限變化: 掌握了基礎奶酥醬做法,你就可以玩出各種花樣了!想想看:
- 茶香系: 加入 5-8克過篩的抹茶粉 (替換等量奶粉),就是宇治抹茶奶酥!伯爵紅茶粉也很搭。
- 堅果系: 加入 15-25克烤香的杏仁粉或榛果粉 (替換部分奶粉),香氣更醇厚。烤杏仁片拌入酥粒裡增加口感也不錯。
- 可可系: 加入 10-15克無糖可可粉 (替換等量奶粉),就是巧克力奶酥啦!注意可可粉比較吸水,混合時如果覺得太乾,可以補一點點液態的材料(如牛奶、鮮奶油,但真的只要一點點,非常小心!)。
- 果乾系: 在混合完成後或捏碎酥粒時,拌入切碎的蔓越莓幹、葡萄乾或芒果乾,增加酸甜風味和口感。
- 辛香系 (大膽嘗試): 加一點點肉桂粉或肉豆蔻粉,會有意想不到的溫暖風味。

自制奶酥醬應用場景靈感榜
享用場景 | 搭配建議 | 特色亮點 |
---|---|---|
早餐抹醬 | 烤酥脆吐司、貝果、可頌、英式瑪芬 | 冰火交融,奶香爆炸! |
優格/燕麥點睛 | 希臘優格、原味優格、隔夜燕麥碗 | 增添奶香、甜味、酥脆口感,瞬間升級 |
罪惡小確幸 | 乾淨湯匙挖著吃 / 舔勺 | 最直接的滿足感 |
烘焙好夥伴 | 麵包內餡 (如奶酥麵包)、餅乾夾心/表面裝飾、菠蘿包酥皮 | 賦予麵包甜點和靈魂酥香 |
水果提味 | 新鮮香蕉、草莓、芒果切片;烤蘋果、烤香蕉 | 奶香襯托果甜,口感互補 |
飲品裝飾 | 撒在熱牛奶、熱可可、奶昔表面 | 增加香氣和趣味口感 |
冰淇淋好搭檔 | 撒在香草、牛奶、焦糖口味冰淇淋上 | 冰涼綿滑遇上酥脆奶香 |
(是不是發現,一罐好的奶酥醬,簡直是廚房裡的萬能百搭神器?)
Q & A:關於奶酥醬,你可能還想問…
-
Q:為什麼我的奶酥醬做出來油油水水的(油水分離)?怎麼救?
A: 油水分離通常是兩個原因造成的:1. 奶油溫度不對或打發過度。 奶油一定要室溫軟化到位(非融化!),打發到乳霜狀即可,過度高速攪打會破壞乳化狀態。2. 混合粉類時過度攪拌或速度太快。 粉類分次加入後,低速拌勻或無粉即可,高速或長時間攪拌會升溫破壞乳化。補救: 如果剛開始分離,試著加入1-2湯匙份量內、已經混合好的奶粉糖粉,低速攪打看看是否能重新乳化。如果已經嚴重豆腐渣狀,可能比較難救,但可以嘗試隔溫水稍微加熱(非常小心,微微溫就好),再低速攪打。下次操作一定要注意溫度和攪拌方式!
-
Q:做好的奶酥醬可以冷凍儲存嗎?冷凍後口感會變嗎?
A: 可以冷凍!無論是生奶酥糊還是烤香後捏碎的酥粒,裝入密封性極好的容器(玻璃罐或冷凍專用袋),儘量排除空氣,冷凍儲存可以延長到 1-2個月。解凍: 建議提前一天移至冷藏慢慢解凍。口感: 生奶酥糊解凍後質地通常能恢復得很好。烤香的酥粒冷凍再解凍後,酥脆感會稍微減弱一點,但奶香依然濃郁,不影響風味,用來拌優格、做內餡或裝飾完全沒問題。直接抹吐司可能口感稍遜於新鮮狀態。
-
Q:我想做更低糖或無糖的奶酥醬,可能嗎?要注意什麼?
A: 可以減糖,但要謹慎! 糖粉在配方中不只是提供甜度,它也是重要的質地構成成分。它能吸收一部分油脂,幫助成品穩定、滑順。1. 減糖: 基礎款的80克糖粉,我可以接受降到 60克。再低,質地會變得更油、更鬆散,不易凝結,儲存期限也可能縮短。2. 無糖: 非常困難且不推薦。完全不放糖,做出來的就是“奶油奶粉醬”,質地會很油膩不易凝固,風味也過於單一甚至有點膩口(好的奶油雖香,但純奶味很重)。如果真要嘗試,可能需要加入其他粉類(如少量椰子粉、杏仁粉)來吸收油脂,但風味會完全不同。我會建議:與其追求無糖,不如適量減糖並選擇高品質奶油,然後控制每次食用的分量。 畢竟,適度的甜也是奶酥醬魅力的來源之一嘛!